37 哈该书背景注释

37 哈该书背景注释

哈该书

115
建殿的呼吁
1 年代小注 以精确日期引出一段先知叙事,是被掳归回后的常见写作手法。此处提到的君主是大利乌一世,于主前五二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得到波斯王位。之前帝国问题丛生,先是高马他于三月十一日反叛,并于七月一日篡位,直到刚比西斯逝世,为时七个月。即使大利乌巩固政权以后,反抗活动依然继续,记载于闻名的贝希思敦铭文。哈该记载的日期是主前五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1 所罗巴伯 是戴维王位的继承人(约雅敬的孙子;参:王下二十四章注释),在波斯王大利乌一世之下担任犹大省长。周遭的人对他寄以厚望,把他当成民族救星。当然有些人指望他能建立应许的国度,带领人民脱离波斯的奴役。所罗巴伯的职责虽属凡俗,但是以斯拉书却将他与祭司乔舒亚相提并论,许为重建耶路撒冷圣殿的幕后主力。所罗巴伯得波斯王授权治理,他的责任是保障法律与安定民心,并且征收税金。他固然是戴维继承人里最后一位作省长,考古学家发现一枚示罗密的印章(在代上三19列为所罗巴伯女儿),上面称她为艾拿坦的妻子或手下。一般认为是艾拿坦继任所罗巴伯为省长。

1 乔舒亚 是被掳后初期的大祭司。祖父西莱雅在耶路撒冷沦陷于巴比伦手中,被尼布甲尼撒处决(王下二十五1821;请注意,以斯拉也来自西莱雅家族,参:拉七1)。犹大王位继承人所罗巴伯作省长,但是因为犹大仍受波斯掌控,因此他的权力有其限制(免得逾越波斯王权)。因此以色列群体的统治权分别归属于省长与大祭司,给了后者显要的地位。我们对乔舒亚所知不多,只知道他是率领建造圣殿的领袖之一,当时的经外作品并没有提及他。

4 镶盖的房屋(吕译) 「镶盖」一字也有「覆盖的」、「有天花板的」(和合本)意思,重点在于已经完工。他们的家并不是还在「施工中」,而是已经完全建好,然而圣殿还是一片残垣。这个字并没有华丽或奢侈的意思,但是镶盖的东西也确实如此。当时的民宅用木头镶板是不寻常的。所罗门的王座也是「镶贴的」(王上七7,和合本:「遮蔽」)。

7 先知的建造圣殿角色 主前第七世纪的亚述先知勉励艾萨克哈顿王与亚述巴尼帕王,重新建造某些神明的庙宇。国王一定要有神明来的讯息,才能自由开始准备工作。只有居住在那座庙堂里的神明,才有权下令动工。

15 年代小注 此处的日期大约为主前五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亦即第一则预言的三周半之后。

19
圣殿的荣美
1 年代小注 应该是发生在主前五二年,十月十七日,第一则预言发出后七周。

34 圣殿的荣光与神的同在 将圣殿造得美轮美奂,主要原因是要配得神的同在,借着建筑与摆设的豪华辉煌来尊崇神。有人甚至以为如此方能使神居住其中。哈该在此消弭他们的恐惧,向他们确保耶和华打算住在这「不太辉煌」的殿,但是将要给这殿带来威荣。

启示文学

  「启示」(apocalyptic)是一种特殊文类的名称,独具特色。启示文学有着些许圣经以外的渊源(参但以理书十一章,有关亚喀得文学的附论,第1040页),但是最早的起源在旧约圣经,诸如但以理书与撒迦利亚书。启示文学在圣经中与先知文学紧密相关。在两约期间,有十多本犹太启示文学著作,最显著的是《以斯拉四书》(4 Ezra)、《以诺书》(The books of Enoch)。启示录是新约圣经的启示文学,这期间还有《黑马牧人书》(Shepherd of Hermas)、《彼得默示录》(The Apocalypse of Peter)、《以赛亚升天记》(The Ascension of Isaiah)。这也是诺斯底派喜用的文类,在他们的作品中有不少例子。启示文学具有叙事架构,通常也有天使在先知一旁引路、解说。天使也会带先知游历天境,显明一些实情与事件,或是揭开未来苦难与拯救的一幕。这种文学作品也使用相当广泛的象征用语,诸如别具意义的数字或是神话意象,大量引用圣经与经外作品,因此图像是启示文学的特色。阅读启示文学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不是每个细节都具有象征意义,即便是那些具有象征含义的细节,也未必能运用在我们身上。猜测其含义没有什么帮助。第二,我们一定要记住,启示的异象本身不是信息,而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或时机。比如说,撒迦利亚第一个异象(亚一717)的信息重点并不是番石榴树中间有四匹颜色不同的马。其信息在第1417节说得非常清楚。因此,启示只不过是媒介。

1023
污秽与祝福
10 年代小注 与其相等的日期是主前五二年十二月十八日,第一则预言发出后的三个半月。

12 圣洁的散播 「圣肉」碰触过的东西都成为圣(例如衣襟),但是碰触到衣襟的东西并不能成为圣。此处形容的是当时常见的情况。归回不久(主前535年)祭坛即已建好,但是还没有建造圣殿,因此不能按照常规,在固定的圣殿地点吃祭肉,因此需要送到专门吃祭肉的地方。圣经没有将洁净物搬移的规矩,因此一定是以色列人的口传传统。利未记六27说到,只要触摸到赎罪祭肉的人就成为圣,若是血溅到衣袍上,就一定要洗干净。

13 不洁的散播 礼仪上的污秽则像传染病一样,因着接触而散播(参:利十一8,二十二39注释)。接触尸体会引起最严重的污秽。因为尸体而礼仪不洁的人,不准参加正式敬拜(例:民九6;又见:民十九11注释),并且常常被打发出到营外(民五2)。因此,食物被污秽的人触摸过,就被污染了。

17 旱风、霉烂、冰雹,作为神的审判 此处描述的三种审判,是神纠正古代以色列民的惯见手法(参:摩四9注释)。旱风的希伯来文指沙漠吹向陆地的热风,也指旱风的损毁效应,使作物枯萎而死。霉烂是指霉菌引起的病,水灾或过量的雨通常是其肇因。第三种坏天候是冰雹,随着强风而来,会破坏农作物。冰雹与其他两种现象一样,被视为神的审判(参:书十11注释)。

18 年代小注 此处以主前五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与二章10节所提的同一天)为耶和华的圣殿奠基日。因此这一天对哈该极为重要。

23 印 「印」应该是指封印,可能是圆筒形,用链子穿起来戴在脖子上;或是刻在戒指上,此处应为后者。圆筒形印章在美索不达米亚非常普遍,印戒则通行于以色列。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巴勒斯坦两地发现了数以千计的这两种封印。封印代表着权威、身分,与拥有权。

_
主前一世纪希律所建之神殿模型

 

顶部 上页 | 下页

           
  
旧约 新约 专题 原文